桓帝初天下童谣
佚名〔魏晋〕
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
丈人何在西击胡。
吏买马,君具车,请为诸君鼓咙胡。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小麦青青,大麦已晒得焦枯;谁在田地里收割呢,是媳妇和婆婆。
公公在哪里呢,战场上去攻打胡人了。
官吏买马,准备车具,请让我们为各位出征的人低声地叫苦。
注释
桓帝:汉桓帝刘志(132年—167年),字意,东汉第十位皇帝。
妇:媳妇。姑:古代称丈夫的母亲为姑。
丈人:一作“丈夫”。犹言长老,这里以媳妇的口气而言,指她的公公。
吏、君:均指官吏。
鼓咙胡:形容话梗在喉咙里的样子。
咙胡:即喉咙。鼓,凸出,鼓起。
创作背景
据《后汉书》卷103《五行志》载:桓帝之初,天下有此童谣。桓帝元嘉年间,凉州诸羌反叛,南入蜀、汉,东略三辅,延及并州、冀州,大肆烧杀。桓帝命众将平定诸羌,但汉军常常为诸羌所败,于是朝廷大肆征发士卒,麦子等农作物的收割只有靠妇女来完成,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农村男丁被征调一空、生产遭受破坏的情景。
参考资料:完善
1、
王青 李敦庆.两汉魏晋南北朝民歌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27页
赏析
这首民谣收录于《乐府诗集》,属“杂曲歌辞”。“杂曲歌辞”是指声调已经失传,无所归属的一些乐曲歌辞。乐府民歌的一个鲜明特点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其思想内容是十分丰富的。这首民谣通过描述桓帝时农作物由妇女收割的社会现实,反映了东汉末年频繁的战争和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表达了人民的爱憎。歌谣语句朴素,通俗明白。
起句“小麦青青大麦枯”,“青”与“枯”点出了时间,即农作物生长和收货的季节,也就是农忙时节。绿油油的小麦还在生长,大麦却已经成熟了。可是谁来收割成熟的庄稼呢?是老妇和村姑。收割本来是一项繁重的体力劳动,应该由青壮男丁来承担。所以,开头两句,尽管没有用一
简析
这首民谣真实再现了桓帝时农作物由妇女收割的社会现实,反映东汉末年频繁的战争和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表达了人民强烈的爱憎。歌谣语句朴素、通俗明白,以战争中人民群众和官僚贵族的鲜明对比,抨击封建社会的不公平,使人民群众的不满之情跃然纸上。
历九秋篇
傅玄〔魏晋〕
历九秋兮三春,遣贵客兮远宾。
顾多君心所亲,乃命妙伎才人。
炳若日月星辰,序金罍兮玉觞。
宾主递起雁行,杯若飞电绝光。
交觞接卮结裳,慷慨欢笑万方。
奏新诗兮夫君,烂然虎变龙文。
浑如天地未分,齐讴楚舞纷纷。
歌声上激青云,穷八音兮异伦。
奇声靡靡每新,微披素齿丹唇。
逸响飞薄梁尘,精爽眇眇入神。
坐咸醉兮沾欢,相樽促席临轩。
进爵献寿翻翻,千秋要君一言。
愿爱不移若山,君恩爱兮不竭。
譬若朝日夕月,此景万里不绝。
长保初醮结发,何忧坐成胡越。
携弱手兮金环,上游飞阁云间。
穆若鸳凤双鸾,还幸兰房自安。
娱心极意难原,乐既极兮多怀。
盛时忽逝若颓,寒暑革御景回。
春荣随风飘摧,感物动心增哀。
妾受命兮孤虚,男儿堕地称珠。
女弱虽存若无,骨肉至亲更疏。
奉事他人托躯,君如影兮随形。
贱妾如水浮萍,明月不能常盈。
谁能无根保荣,良时冉冉代征。
顾绣领兮含辉,皎日回光则微。
朱华忽尔渐衰,影欲舍形高飞。
谁言往思可追,荠与麦兮夏零。
兰桂践霜逾馨,禄命悬天难明。
妾心结意丹青,何忧君心中倾。
饮酒·十四
陶渊明〔魏晋〕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