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札挂剑
《史记》〔两汉〕
季札之初使,北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季札刚出使时,路过北方的徐国。徐君喜欢季札(身上所佩)的宝剑,但没有说出来,季札心里也明白徐君之意,但因为要出使上国,所以没把剑送给徐君。出使回来又经徐国,徐君已经去世,季札解下宝剑,挂在徐君坟墓树木之上才离开。随从人员说:“徐君已经去世了,那宝剑还给谁呀!”季子说:“不对,当初我内心已答应了他,怎能因为徐君之死我就违背我自己的心愿呢!”
注释
季札:吴国公子。
徐君:徐国君主。徐城故址在今安徽省泗县。
上国:古指中原发达国家。古时带剑出使,是一种礼仪。
古八变歌
佚名〔两汉〕
北风初秋至,吹我章华台。
浮云多暮色,似从崦嵫来。
枯桑鸣中林,络纬响空阶。
翩翩飞蓬征,怆怆游子怀。
故乡不可见,长望始此回。
东门行
佚名〔两汉〕
出东门,不顾归。
来入门,怅欲悲。
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
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
“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餔糜。
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
“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门有万里客行
曹植〔两汉〕
门有万里客,问君何乡人。
褰裳起从之,果得心所亲。
挽裳对我泣,太息前自陈。
本是朔方士,今为吴越民。
行行将复行,去去适西秦。